客服電話:400-0755-992
客服郵箱:vip@wapadd.cn
服務時間:周一至周五 9:00-18:00
3月5日早間消息,據法國《星期日報》報道,法國財政部長布魯諾·勒梅爾(Bruno Le Maire)在接受一家媒體采訪時表示,歐盟本月將公布向大型全球科技公司征稅的計劃,稅率在2%至6%之間,但更有可能接近2%。
勒梅爾向法國《星期日報》透露,“這一指令將在未來幾周內公布。”
有人可能認為該措施太過溫和,勒梅爾的回答是:“這是一個起點。我更傾向于一份可以快速實施的文本,而不是沒完沒了的談判。我們稍后會進行微調。”
上個月有媒體看到了一份歐盟委員會的文件草案,其中建議按照根據客戶所在地而非公司所在地征稅,稅額按照公司總收入的1%-5%進行征收。不過,這份文件在發布之前可能會修改。
該提案旨在增加亞馬遜、Alphabet旗下谷歌和Facebook等公司的稅負。此前幾個歐盟大國指責稱,這些公司把在歐盟獲取的利潤轉移到盧森堡和愛爾蘭等低稅率國家,稅收支出過低。
3月5日消息,Uber聯合創始人加勒特·坎普發行了自己的數字加密貨幣Eco,并決定首次發行1萬億枚。他希望Eco能夠成為一種全球性的數字貨幣,并且可以成為用戶日常交易的一種支付工具。
據悉,Eco貨幣最初發行1萬億枚的50%會被分配給前10億注冊投資者。剩余部分會按照20%、10%、10%和10%的比例分別分配給管理人員、顧問、戰略合作伙伴,以及負責創立和維護網絡的生態基金會。此外,坎普本人還將捐出1000萬美元為基金會運營提供資金支持。
值得注意的是,坎普的加密貨幣不會有ICO過程,這就意味著該項目不會籌集任何資金,因此也就避免了潛在的法律糾紛風險。目前大多數通過ICO手段發行的虛擬貨幣都面臨或多或少的法律問題。
Eco加密貨幣白皮書中寫到,希望能夠針對現有加密貨幣出現的主要問題進行改進。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長劉多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5G第一版國際標準將于今年6月完成。我國5G研發試驗第三階段將于今年年底前完成,重點是系統驗證。此外,我國已啟動5G應用征集大賽,向全社會征集5G特色創新應用。
網絡的質量和速度決定著數字經濟發展的質量和速度。3G跟跑、4G并跑的中國,正努力在即將到來的5G時代實現領跑。劉多說,我國在全球最早啟動5G試驗,在北京懷柔建設了全球最大5G試驗網絡,加速產業鏈的合作與技術的成熟。目前,我國提交5G國際標準文稿占全球32%,牽頭標準化項目占比達40%,無論是推進速度還是質量在全球范圍內均屬較高。
“此外,我們還在積極探索5G應用和商業模式,加快5G應用于相關場景。”劉多說,2018年是5G標準確定和產品研發的關鍵一年,我國將注重“標準、研發與試驗”同步開展。
3月4日下午消息,據廣州聯通微信公眾號透露,聯通將于3月7日于上海、天津、廣州、深圳、鄭州和長沙6城市率先啟動 Apple Watch Series 3 的eSIM(一號雙終端)業務,預示著以上6個城市用戶將可以率先使用蘋果 Apple Watch Series 3接打電話。
Apple Watch Series 3于今年9月份正式發布,可實現獨立撥打電話、接聽電話的功能,蜂窩網絡版支持支持蜂窩數據,能夠脫離iPhone直接使用。
雖然Apple Watch 3蜂窩網絡版已在國內發售,但是由于國內通信技術的限制,目前蜂窩功能并不能在國內使用,已經購買此款產品的用戶,暫時無法使用LTE網絡功能。
其實在9月底聯通已經支持此功能,但隨后卻關閉了蜂窩支持,蘋果官方也相應作出調整,稱2018年三大運營商將重新開通這個功能。
3月5日消息,亞馬遜與搜索巨人之間的商業分歧仍在繼續。據知名科技博客Business Insider報道,亞馬遜的銷售團隊最近通知 Nest,該公司決定不銷售 Nest 的產品。亞馬遜的銷售團隊稱該決定來自上層,與產品質量無關。Nest 猜測這個決定直接來自于亞馬遜 CEO Jeff Bezos。Nest 隨后作出決定,不再在亞馬遜上銷售它的任何產品。這意味著當亞馬遜現有的庫存售罄之后,Nest 的產品將會從網站上消失。此前亞馬遜和 Google 因為流媒體服務而陷入了商業糾紛。亞馬遜和 Google 之間在很多方面有直接競爭。
Nest是Google的智能家居產品部門。Google在2014年以32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Nest。在谷歌重組為Alphabet集團之后,Nest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在今年二月份被重新吸收回谷歌。
客服電話:400-0755-992
客服郵箱:vip@wapadd.cn
服務時間:周一至周五 9:00-18:00
掃一掃 關注微加
Copyright © 2021 WapAdd.cn 深圳微加互聯科技有限公司 粵ICP備14021220號-1 建站加盟首選,微加建站! 粵公網安備 44030402001656號
圖片與文章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與我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