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電話:400-0755-992
客服郵箱:vip@wapadd.cn
服務時間: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國家統計局最新發布的人口數據顯示,在全面二孩政策實施的前提下,全年出生人口總數和人口生育率同比雙雙下降,再次引發了各界對我國未來養老負擔的擔憂。
2017年,生育率和15-59歲勞動年齡人口占比降低,而60周歲及以上人口占比提高,加大了我國養老保障體系建設的挑戰。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執行研究員張盈華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需要在問題還不是很嚴重的時候盡早做準備,加快改革步伐
“我們每一個人也應該清楚地看到,整個21世紀都將是老齡化不斷上升的局勢,這與上世紀建立養老保險制度時的時代背景已經大不相同了。任何國家的社會保險只能‘保基本’,如果我們想要有更好的老年保障,就應盡早做好養老儲備。”張盈華提醒。
全面推進養老保險制度改革
隨著出生人口及人口出生率降低,勞動年齡人口(16至59周歲)比重持續降低,老齡人口比重上升,加深了我國未來老齡化的隱憂。
“生育率低和壽命延長,這兩個因素合力推高社會養老負擔。”張盈華說,養老保障是依靠代際互濟的,從2012年開始,我國15-59歲勞動年齡人口數就開始減少,出生率下降會加劇這一趨勢。未來,養老保險繳費的人口基數就會縮小;相反,老年人口數將持續以更快速度增加。
記者查詢國家統計數據發現,2012年我國勞動年齡人口為93727萬人,占總人口比重為69.2%,比上年末下降0.60個百分點,這是勞動年齡人口比重多年增長后的首次下降。經過連續6年的下降后,2017年減少了3528萬人至90199萬人,占比降至64.9%。
與此同時,60周歲及以上人口比2012年增加了4700萬人,占總人口比重也從14.3%上升到17.3%。
在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上,表現為撫養比不斷降低。撫養比是指參保職工人數與領取養老保險待遇人數的比值。人社部社保管理中心編制的《中國社會保險發展年度報告2016》顯示,2016年,全國企業養老保險撫養比從2011年的3.16下降為2.80。
“工作的這一代人不得不增加繳費、延長繳費時間才能供養得起。這對工作一代不公平,對企業參與國際競爭不利,對國家經濟發展也是負面影響。因此需要在問題還不是很嚴重的時候盡早做準備,加快改革步伐,加速提升養老保險管理能力,加快步伐不斷完善制度。”張盈華說。
他表示,對政府而言,需要在養老保險制度改革上繼續發力,規范繳費和領取行為,既要應保盡保,也要應繳盡繳;需要根據形勢變化調整制度參數,如靈活退休年齡,用獎勵晚退休、懲罰早退休的激勵、約束手段,引導有意愿的參保人自覺延遲退休;需要引導“多層次”養老保障體系的建設,用稅優、補助的手段,發動單位、個人和市場機構的積極性,多建支柱、補充保障。
人社部部長尹蔚民在《全面建成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一文中寫道:“今后一個時期,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必須全面推進養老保險制度改革。”
尹蔚民提到的措施涵蓋了基本養老保險的繳費、基金投資運營、國資劃轉、待遇調整機制、全國統籌等,適時研究出臺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以及加快發展職業(企業)年金,鼓勵發展個人儲蓄性養老保險和商業養老保險。
三支柱體系發展不平衡
“多層次”養老保障體系,正是十九大報告提出“全面建成覆蓋全民、城鄉統籌、權責清晰、保障適度、可持續的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在養老保障方面的體現。
人社部新聞發言人盧愛紅在2017年第四季度新聞發布會上介紹,我國養老保險制度是一個“三支柱”的體系,第一個是基本養老保險,第二個是企業年金和職業年金,第三個是個人儲蓄型養老保險和商業養老保險。
多年來,我國養老保險制度改革重點主要集中在改革完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方面。目前“三支柱”呈現“一大二小三微”的局面。
截至2016年,全國參加基本養老保險人數為 88777 萬人,基金累計結存 43965 億元。
建立企業年金的企業數和參加企業年金的職工人數分別為7.63萬個和2325萬人,積累基金11074.62億元。
對比來看,企業年金參保職工數僅為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6.13%,在4.1億城鎮就業人員中僅占5.6%,積累基金占GDP比重只有1.5%。
去年12月發布的2017年中國大中城市職工養老儲備指數(PRICE)顯示,2017年中國大中城市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充足度指數值為90.6,比2015年的數值高出9.3,源于國家對民生事業的高度重視和巨大投入。
但企業年金充足度指數和企業保障程度指數明顯下降(由2015年的58.7下降到了2017年的56.5),顯示企業對年金計劃的動力在削弱。
而第三支柱,用武漢科技大學教授董登新的話說,“目前只是開了一個頭”。據悉,目前我國商業養老保險整體市場規模已達10254億元,但屬于養老年金保險原保費的部分只有469億元。
“第三支柱目前構想主要是市場導向,政策鼓勵,家庭和個人自主選擇。”董登新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
董登新介紹,第三支柱目前大概有三類養老金產品:由保險公司主導開發的商業養老保險計劃,個稅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的投保人可在稅前列支保費,等領取保險金時再繳納個人所得稅;由公募基金公司提供和開發的養老目標證券投資基金,包括目標日期基金和目標風險基金,目前正在征求意見;而中國版的個人養老賬戶(IRA)仍在研究中,還未拿出具體方案和辦法。
為加快發展商業養老保險,去年7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加快發展商業養老保險的若干意見》,并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立運營安全穩健、產品形態多樣、服務領域較廣、專業能力較強、持續適度盈利、經營誠信規范的商業養老保險體系。
客服電話:400-0755-992
客服郵箱:vip@wapadd.cn
服務時間:周一至周五 9:00-18:00
掃一掃 關注微加
Copyright © 2021 WapAdd.cn 深圳微加互聯科技有限公司 粵ICP備14021220號-1 建站加盟首選,微加建站! 粵公網安備 44030402001656號
圖片與文章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與我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