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政府工作報告讓一詞風行——“互聯網+”。一時間,圍繞“互聯網+”展開的大大小小的會議、論壇、研討、簽約、文件等一個接著一個。在國家高度重視“互聯網+”的大背景下,運營商扮演著怎樣的角色?面臨哪些機遇與挑戰?該如何找準定位?如何有效推動“互聯網+”落實與深入?
今年3月,政府工作報告讓一詞風行——“
互聯網+”。一時間,圍繞“互聯網+”展開的大大小小的會議、論壇、研討、簽約、文件等一個接著一個。作為最生機勃勃的一種創新現象,“互聯網+”的外延、內涵也得以不斷深化、拓展。尤其是隨著國務院日前通過《“互聯網+”行動指導意見》,意味著國家“互聯網+”戰略具體成型,并進入部署實施階段,這對于加快中國經濟形成新動能,對于傳統產業和互聯網行業融合創新、共同騰飛無疑具有重要而深遠的意義。
那么,在國家高度重視“互聯網+”的大背景下,運營商扮演著怎樣的角色?面臨哪些機遇與挑戰?該如何找準定位?如何有效推動“互聯網+”落實與深入……圍繞上述問題,中國電信新疆公司該如何作答,這將是本文的主要內容。
主動調整:從助推器到新引擎
隨著“互聯網+”的大熱,新疆公司到底該如何順勢而為?我們能從中分多少杯羹?會不會被市場邊緣化?作用被削弱了還是加強了?在“互聯網+”大潮中有多少優勢……相信不少新疆電信人都在思考這些問題。在我看來,對于新疆公司而言,“互聯網+”給我們帶來的機遇要大于挑戰。在過去,無論是為企業提供信息化解決方案,還是為個人提供信息化應用,更多情況下還是以信息通信行業推動為主,新疆公司主要起到一種助推器作用?,F在,在“互聯網+”的大背景下,各行各業對信息通信業的重視程度顯著增強,營造了良好的發展氛圍。在充分借助各方力量共同推動發展的基礎上,我們要充分發揮新引擎作用。
特別需要指出的是,從助推器到新引擎,我們的角色定位變化背后蘊含的其實是對市場需求的深度挖掘以及對自身競爭力的重新審視,這需要我們公司上下都要積極主動地進行調整。其中,從市場挖潛角度來看,各行各業對信息化需求的不斷增加以及對“互聯網+”的高度重視,為新疆公司轉型升級帶來了機遇。例如,隨著電子商務、產品O2O銷售以及企業定制化應用與服務等不斷壯大,其對高速網絡支撐、電信級服務保障、信息安全、全方位覆蓋、數據挖掘與分析、精細化流量經營等方面需求將越來越高,這些又恰好是我們的優勢所在。
從核心競爭力鍛造與提升角度來看,新疆公司要想勝任“新引擎”的角色,還有不少工作要做。例如,對于我們來說,“互聯網+”帶來的變革要求網絡必須具備靈活的架構,滿足多樣的業務需求?!?a href="http://m.hnumpa.com/" target="_blank">互聯網+”會對傳統的IT基礎設施提出新的要求,不僅是對云計算、大數據平臺等基礎設施提出更加強烈的需求,同時還會對安全保障提出要求。相關的挑戰還有很多。而為了應對上述挑戰,新疆公司做出了一系列的調整:一方面,公司將推進光網+4G+WiFi天地一體化網絡、云計算和大數據基礎設施的建設作為提升新基礎設施水平的重要工作,不斷提升承載能力,持續挖掘新增價值。另一方面,公司還積極通過提升云存儲和大數據能力,搭建各類信息應用平臺,釋放信息、數據的流動性,促進信息、數據在跨組織、跨地域的廣泛分享使用,進一步體現信息化的效益。
在這一系列的調整中,做深、做透、做實、做細數據運營是核心。而為了有效提升公司的數據運營能力,我們在IT架構、企業管理、人員組織等方面都進行了相應的調整,成立了數據運營及業務管理中心、信息業務分公司、“互聯網+”研究院等。其中,極具代表性的舉措之一就是啟動集中MSS(管理支撐系統)項目。為了給公司轉型與變革提供支撐,我們于2014年12月10日啟動集中MSS項目,2015年5月11日順利上線。正式割接歷經23個晝夜,共計400余人參與,處理262個數據對象,3.5萬余條靜態數據,247萬余條動態數據,測試各類業務流程437個。需要指出的是,我們的MSS項目建設不僅得到了中國電信集團公司通報表揚,而且鍛煉了隊伍,強化了公司聯動機制與協同作戰能力,充分發揮了全程全網的效用,為公司向“互聯網+”運營商轉型奠定了堅實基礎。
當然,要實現從助推器到新引擎的轉變,新疆公司還需要更好、更深地融入各行各業的發展中,新一輪的轉型與變革已經成為必然。回顧我們自身的發展歷程,大家應該還能清楚地記得公司“向現代綜合信息服務提供商轉型”的積極探索與創新實踐。如今,十年過去了,我們再一次站在了轉型變革的關鍵時刻。毫不夸張地說,如果不能把握好這一關鍵機遇,公司未來幾年的發展將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上驳氖?,十年的轉型實踐為公司在網絡、人才、服務、應用、品牌、管理等方面積累了經驗,這些都將有效提振新疆公司轉型變革的決心與信心。
轉型變革:新疆的典型與非典型
從集團層面來看,中國電信作為基礎電信運營商,長期以來在國家信息化建設的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2015年5月,中國電信集團公司發布了“互聯網+”行動白皮書,共同打造“互聯網+”的形態,這是中國電信集團的大戰略布局,也是新疆公司向“互聯網+”運營商轉型、服務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導理念。
不過,有一點需要大家給予足夠的重視:與其他地區相比,“
互聯網+”之于新疆及新疆公司,其中既有共性也有差別。
從內外部環境來看,近年來,信息通信業迎來難得的發展機遇,寬帶中國、信息消費、互聯網+、工業4.0等不斷將信息技術與互聯網推向國家戰略高度。這一點在新疆及新疆公司都得到了充分體現。2013年秋,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戰略構想。2015年博鰲亞洲論壇期間,《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發布,共建“一帶一路”的藍圖與行動指南由此繪就。“努力當好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的主力軍和排頭兵”,這是新疆對自身發展提出的戰略定位與努力方向?;谶@一理念,新疆就如何發揮地理優勢、人文優勢、文化優勢,如何服務于兩個13億人口,較早做了研究,并提出了把新疆努力建成絲綢之路經濟帶上重要的交通樞紐中心、商貿物流中心、金融服務中心、文化科技中心、醫療服務中心的五大中心規劃。
對接自治區政府提出的五大中心規劃,我們一直積極參與、創新作為,不斷提升公司借助“互聯網+”改造升級傳統產業、服務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效率和深度。例如,在文化科技中心打造方面,新疆公司積極打造中西亞內容服務平臺。在該內容基地,極具地域風情的民族優秀影音作品、傳統曲藝、歌曲、風俗等得以聚集、加工與發布,積極向上的信息內容從這里向新疆及周邊區域傳播出去,為大眾送去了優秀精神文化食糧。這不僅全面展示了各民族團結友愛的新景致,而且可以對沖少數極端思想給民眾帶來的危害,引導社會輿論與精神文化傳播,在豐富大家業余文化生活的同時,有效促進民族團結、宗教和諧與區域穩定。
不僅如此,為了進一步促進新疆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新疆公司還積極構建網絡信息安全系統,全面提升網絡安全防護能力,打造精品“公安云”,開發“平安聯防一鍵報警”、“天翼對講”、二維碼管理流動人口等業務,開展二維碼管理流動人口,以創新的信息化手段助力平安新疆建設。在“互聯網+”的大背景下,新疆公司更是積極研究分析“互聯網+”在促進新疆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方面的核心作用,確立了“百兆寬帶、百兆新疆”計劃與“智惠新疆”加強網絡安全、加強公共安全信息建設等八項具體任務與八大信息化工程,決心以更好更全更高效的信息化服務為確保新疆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作出應有的貢獻。
此外,從實現新疆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來講,釋放當地經濟發展新動力的任務依然艱巨。從目前來看,新疆經濟發展正處于新舊動力轉換的關鍵時期,需積極促進經濟的提質升級。這種升級不僅要有“量”的變化,更要有“質”的提升。在這種形勢下,能否借助信息化促進新疆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結構調整并催生第三產業繁榮發展,能否利用信息化新引擎助力新疆實現彎道超車,成為擺在新疆公司眼前的重大課題。在機遇與挑戰面前,一方面,需要我們不斷深化對“互聯網+”行動計劃的理解與落實,積極利用新的思維、技術和模式,主動融合,重塑產業鏈。另一方面,需要我們通過主動合作、主動設計、主動倡導,給合作伙伴更強的合作信心與更大的盈利空間,通過資費優惠給消費者更多實惠。
可喜的是,“互聯網+”驅動經濟轉型全面創新的趨勢在新疆正初見端倪。從自治區今年第一季度國民經濟運行情況來看,在第一、二產業增速出現回落和拉動作用減弱的情況下,第三產業成為了新疆經濟增長的第一動力,改變了過去經濟增長主要依靠第二產業拉動的態勢。據統計,一季度,新疆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507.81億元,同比增長8.6%,拉動經濟增長3.3個百分點,貢獻率為48.4%,同比提高14.4個百分點。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新疆結構調整邁出堅實步伐。不僅如此,自治區政府還提出,下一階段新疆將積極適應互聯網經濟發展潮流,促進網絡經濟與實體經濟的緊密結合,大力推進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發展研發設計、市場營銷、外包服務等增值業務。同時大力發展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電子產品服務業等,促進服務業發展提速、比重提高、業態提升。
上述利好信息不僅給我們向“互聯網+”運營商轉型又添了一把柴,同時也賦予我們更大的責任與使命。既要推進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又要發展新業態、培育新增點。對于新疆及新疆公司而言,現在是彰顯“新疆能力”的最好機會。
重塑生態:能力開放與合作共贏
簡言之,“互聯網+”就是互聯網與各行各業的融合。不過,這種融合并不是簡單的兩者相加。我們之所以強調“互聯網+”而不是“+互聯網”,就是要充分利用信息通信技術以及大數據、云計算等互聯網平臺,給各行各業插上“互聯網”的翅膀,實現互聯網與各行各業的深度融合,創造新的發展生態。
對于新疆公司而言,在“互聯網+”商業生態重塑過程中,開放與合作是其中的關鍵詞。通過能力開放,實現合作共贏,打造“互聯網+”生態圈,提高生態圈資源使用效率,這是公司向“互聯網+”運營商轉型的重要方向。以“能力開放、合作共贏”為指引,公司在橫向上將致力于把基礎設施整合好,為客戶提供端到端服務,在縱向上致力于把業務做深做透做實做細,實現生態圈價值提升。
其中,在夯實基礎設施方面,云計算、大數據、百兆接入是“互聯網+”的重要基礎支撐。這些領域的推進,將決定“互聯網+”行動計劃改造升級傳統產業的效率和深度。尤其是隨著經濟形態從“工業經濟”向“信息經濟”加速轉變,隨著信息通信技術的不斷演進和社會需求的日趨復雜,基礎設施也在發生巨變,這要求新疆公司對提升基礎設施水平的理解與實踐也要隨之升級。為此,在新的形勢下,公司將把推進一體化網絡、云計算和大數據基礎設施的建設作為提升新基礎設施水平的重要工作,不斷提升承載能力,持續挖掘新增價值。據統計,“十二五”以來,新疆公司累計投入約50億元加快寬帶網絡建設,已建成光網+4G+WiFi天地一體化的高速寬帶互聯網絡,具備近300萬的高速光纖寬帶接入能力、8000個4G基站、200萬個WiFi接入點,互聯網出疆帶寬達到1000G,擁有有線寬帶用戶近270萬戶。在此基礎上,未來三年新疆公司還將繼續加大投資建設光纖寬帶網絡及4G基站建設,實現端到端的百兆接入及4G網絡全覆蓋。
在云計算、大數據平臺構建方面,新疆公司目前全面提供平臺、軟件、數據庫、通信和社交應用服務,不斷提升數據源匯聚、數據精確挖掘、大數據運算及應用服務能力。通過積極搭建應用平臺,新疆公司不僅讓信息、數據變得在線化,更讓這些信息、數據“變活”了,可以隨時被調用、挖掘、分析、處理等。因為實現了在線化、可處理化而“動起來”的信息、數據,得以不再被封閉在某個部門、企業、行業或領域內部,而能夠在產業上下游、協作主體之間以最低的成本流動和交換,有助于其價值被最大限度發揮出來。這一特點在新疆海關電子通關系統、電子商務、智慧城市發展等方面都得到了全面驗證。
通過將云計算、大數據、基礎網絡、安全體系等能力進一步開放以及在資本層、戰略層、運營層、基礎層等層面不斷豐富合作方式與合作內容,新疆公司希望能夠以更加開放的態度打造“互聯網+”生態環境,聚集產業鏈各方加入并營造“互聯網+”產業環境,借助商業生態的力量化解規模發展與資源效率之間的矛盾。目前,新疆公司在現代農業、工業制造、新興服務、企業運營四大領域積極布局,在云存儲租賃、大數據挖掘、賬號經營、安全認證、代扣代繳、小額支付、咨詢服務、精準廣告、位置服務等方面不斷加強與產業鏈各方的合作,以“互聯網+”重新定義了“信息化”,全面推動產業轉型升級。
回首過去幾十年,新疆信息通信業的發展一直與全國保持同步,充分發揮了戰略性、基礎性、先導性的行業作用,促進了新疆經濟建設與社會發展。如今,在“一帶一路”、“工業4.0”、“網絡強國”等利好政策的有效支撐下,在“互聯網+”大背景下,一個全新的商業生態正在重塑。其中,新疆公司不僅不會被邊緣化,反而會更重要。通過以“能力開放、合作共贏”重塑商業生態,新疆公司將借助強大的天地一體化網絡,通過云存儲和大數據能力,搭建各類信息應用平臺,提供豐富的內容服務,實現多樣的信息消費,助力各行各業迎接“互聯網+”新機遇,推進“互聯網+”落地開花?!盎ヂ摼W+”必將讓新疆更美好。
相關資料顯示,1884年5月1日,世界上第一幢摩天大樓房產保險公司的十層樓在美國芝加哥建成。有觀點指出,正是電話使摩天大樓在大城市里相繼涌現。因為如果沒有電話這種通信工具,大樓里的信息都要靠人工來傳遞,那么供通訊員使用的電梯是遠遠不夠的。如果說電話推動了一座座摩天大樓拔地而起,那么新疆公司希望借助“互聯網+”,不僅蓋起、蓋好公司自身發展壯大的摩天大樓,更為建造新疆及周邊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摩天大樓提供強有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