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電話:400-0755-992
客服郵箱:vip@wapadd.cn
服務時間:周一至周五 9:00-18:00
日前國家統計局發布了70個大中城市今年2月各種住宅、商品房銷售價格變動情況,數據顯示,一線城市房價同環比上漲。而最為讓人吃驚的是,房價漲幅最高的城市是領漲全國房價15個月之久的深圳,但漲幅卻遠遠超過北上廣,與去年同期相比暴漲57.8%。另外,上海和北京分別以25.1%和14.2%的漲幅緊隨其后,南京、廣州和廈門的房價同比增幅也超過了10%。
深圳房地產市場暴漲背后,有說法認為是“3.30房地產新政”所致,在去年,央行、住建部、銀監會聯合發布《關于個人住房貸款政策有關問題的通知》,將二套房最低首付比例調整為不低于40%;當然也有原因在于,銀行和公積金政策的調整。以及基于對深圳樓市的未來樂觀看漲趨勢,深圳股市退出的資金紛紛選擇進入樓市。當然這也與深圳民間私人財富急劇膨脹分不開,在其他投資渠道不多的情況下,相當比例的資金進入房地產后,對房價的拉抬作用非常明顯。
深圳過去20年里已逐步成為中國主要的高科技產業基地和科技創新中心,其相對優渥的薪酬與高新科技產業吸引了大批心懷夢想的年輕人,也吸引了許多創業者來深圳,這推動深圳成為全國創新與創業的中心之一。然而,這座城市可能由于其高房價使得互聯網產業或面臨著一個拐點。
深圳房價暴漲:廣州或對互聯創業者吸引力會越來越強
為何在這里為何單單要拎出互聯網產業來說呢?在筆者看來,互聯網產業是一個最不缺創業者的產業。而另一方面,由于移動互聯網的普及程度,其創業的門檻正在變低,互聯網產業未來可能是不受地域限制,而互聯網創業者正在變得越來越多。
在廣深兩城,相對而言,深圳肯定更具吸引力,但我們要考慮到購房是互聯網人才的剛需。在深圳的高房價面前,人才對于薪酬的要求越來越高,對于資金是最大短板的創業者而言,降低各種員工、辦公場地等租金成本可能成為一大考慮。在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創業扶持政策等指標上與北上深差距不大廣州可能成為互聯網創業者退而求其次的城市。?
另外,廣州的互聯網創業氛圍也不差,在廣州,反映在各種微商、手游、電子商務等領域的創業者越來越多。廣州,勞動力、寫字樓租金、生活消費等成本相對偏低會對創業構成很大的吸引力。
深圳互聯網產業并未形成多強并列的產業制衡格局,人才往往跨省流動
另外是深圳的互聯網產業相對于其他科技產業,并不是一種非常健康的模式。在深圳,互聯網大公司相對知名度高的有騰訊、迅雷、珍愛網、芒果網等。相對知名的移動互聯網中小型公司有隨手記、糗事百科、五秘、美啦、宜搜、金蝶等。另外還有深圳之窗、互聯在線、黎明網絡、第七大道、500萬彩票網等中小型公司。而IT硬件類、電信設備類、手機通訊類、汽車類則有華為、中興、聯想、創維、TCL、富士康、vivo、金立、OPPO、一加、魅族、大疆科技、比亞迪等知名企業數不勝數。科技類外企有東芝、三星、索尼、惠普、英特爾、IBM等國際知名企業,在這里不一一例舉。
但若單純在互聯網領域來看,騰訊之外,幾乎就沒有太多耀眼的企業,創業型中小公司居多。
有深圳的互聯網創業公司曾表示,在深圳,他們只能招進不了騰訊的那一撥人,如果他們有能進騰訊的可能,基本不會選擇其他互聯網公司。所以說,在深圳的互聯網創業或者互聯網產業,可以說,騰訊之下,鮮有抗衡的企業,呈現出相對荒蕪的狀態。
但我們看深圳與北京的互聯網領域的對比可知,在北京,有著百度、騰訊北京分部、阿里天貓、高德、新浪、搜狐、樂視、小米、360、優酷、滴滴、京東、網易、美團等眾多產業巨頭蟄伏,對于人才而言,可選擇性太多,所以說,北京對互聯網人才的吸納力度更強。而深圳互聯網領域并沒有這種產業制衡模式,所以互聯網領域的人才流動往往會跨省市流動,而深圳房價暴漲往往也會推動這一趨勢加速。
為什么會流向廣州?
在華南地區,廣州的互聯網吸附力僅次于深圳。今年初,廣東省網絡文化協會組織編寫的《2015廣東省“互聯網+”現狀及發展大數據分析報告》指出,廣東省城市“互聯網+”綜合競爭力排行榜,綜合指數得分較高的城市集中于珠三角地區,其中,深圳第一,廣州第二。
我們再看薪酬方面,根據相關調查報告顯示,深圳月薪僅比廣州高10%,但據數據顯示,房價對比,深圳卻是廣州的2.2倍。筆者還看到,目前在騰訊的不少員工也在吐槽買不起房,記得筆者在某個創業者群里面,有騰訊員工感嘆在深圳發展多年,買房一事依然擱置,眼看著房價漲幅遠遠超過薪酬的漲幅,他們表示離開的欲望越來越強烈,而在騰訊內部的論壇里,類似的吐槽屢見不鮮,甚至不少騰訊人尋思著通過內部招聘渠道向廣州TIT(騰訊微信辦公區)或者騰訊廣州分公司謀發展,原因無非是廣州房價相對深圳便宜太多,類似微信的薪酬卻也足以支撐在廣州幾年內付個首付買房安家。
那么未來要么謀求薪酬的迅速增長,要么遷移地盤,謀求穩定的后路。目前看來,后者可能更靠譜。
在廣州,網易、微信、UC優視、酷狗音樂、歡聚時代、唯品會、夢芭莎,還有4399等許多的相對有知名度的互聯網企業目前也比較穩健的扎根廣州,與高教資源、商業環境在互相適應協同發展。在即時通訊、數據媒體、移動社交、游戲等領域均形成了相應的布局。據筆者了解,深圳騰訊之外的互聯網企業其薪酬水平與廣州的這些互聯網公司相比,深圳的薪酬并不占特別大的優勢。
另據資料顯示出,廣州天河孕育了超過1000家互聯網公司,產業突破1000億元大關,其營業收入達到全國行業的12%,其中58家年產值超億元,上市科技企業達到39家(其中新三板24家)。廣州對IT產業的支持力度與產業環的完善,制造、內容、支付等配套在同步推進,相對來說,在廣州,微信也具備很強的互聯網人才吸附力。
廣州有其局限的一面,核心問題體現在其產業跑輸深圳,近年來廣州產業結構轉型升級不夠理想,人口吸納能力不強。但廣州的優勢在于房產供應大、庫存多,但緩沖地帶多,面積是深圳四倍,購房需求小于庫存與供應量。另外,拋開廣州的現實困境不談,廣州的創業氛圍目前也正在開始好轉,總體呈現上行的趨勢。
去年筆者在文章中有談到,微信對廣州互聯網創投圈有一種輻射力與影響力,圍繞著廣州微信入駐的TIT的互聯網創業咖啡館和孵化器正在慢慢成長,圍繞著微信周邊,已經匯集起了一大批廣州的創業者、投資人,以及懷揣資金準備撒錢的互聯網業界大佬等。廣州的IT從業人員正在逐年增長,據騰訊開放平臺統計,廣州天河區IT從業人員聚集度僅次于北京中關村,位居全國前列。
另外,廣州的琶洲互聯網創新集聚區首批推出的7幅商業地塊,被國美、騰訊、阿里巴巴、復星四家企業在底價收入囊中,出讓總價高達78.041億元,消息指出,未來,阿里巴巴、騰訊、小米、唯品會、環球市場等國內國際重量級電商企業與互聯網企業進入廣州琶洲,也將在未來推動更多互聯網巨頭未來或將入駐廣州,這對廣州的互聯網創業也會產生較強的帶動與輻射效應。在廣州南沙自貿試驗區、空港經濟區,跨境電商也在迅速發展。
有別于北京上海深圳在華南經濟區具有可替代性
筆者此前曾指出,華為、騰訊、中興等IT類標桿企業扎根深圳形成了巨大的人才吸附力。但如果從深圳房價暴漲的這種趨勢看,未來這種優勢被逐步削弱,相對來說,深圳是移民城市,深圳的房子多是剛需房。但如果一個城市只能讓年輕人創業奮斗,但最終只能讓人離開的話,則對人才的吸納力度會轉弱。而深圳暴漲的房價與北京上海不一樣,因為北京上海的高房價背后,則是分別代表環渤海與長三角經濟核心經濟與政治區域,對周邊有著極強的輻射效應,這兩座城市的產業地位在這兩個經濟區域內具有不可替代性的地位。
而華南地區的核心經濟區卻有廣深雙城,雖然目前深圳在諸多指標領先廣州已經是不爭的事實,但兩者均位一線城市之列,在產業布局、經濟地位、GDP增長各方面大致還是呈現勢均力敵之態勢。所以,由于廣州的競爭實力與后續有待爆發的潛力,對深圳有著極強的替代效應。
前面說到,在互聯網領域來看,騰訊之外,沒有太多耀眼的企業。綜合薪酬與互聯網企業的成長性來看,在互聯網領域,深圳的優勢并不是特別突出,深圳雖然是創業者與冒險家的樂園,但高房價或將成為一個互聯網企業發展的巨大的掣肘因素。而廣州互聯網領域產業聚集的態勢正在成型,未來趨勢向好,所以說,人才如果隨著房價與產業流動的話,廣州卻具備極強的接收與吸納性。
客服電話:400-0755-992
客服郵箱:vip@wapadd.cn
服務時間:周一至周五 9:00-18:00
掃一掃 關注微加
Copyright © 2021 WapAdd.cn 深圳微加互聯科技有限公司 粵ICP備14021220號-1 建站加盟首選,微加建站! 粵公網安備 44030402001656號
圖片與文章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與我聯系刪除。